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文化 > 贴敷文化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八,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因而贴敷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各受医家关注,是一个值得系统整理和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
早在1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前人大量有关中医外治的经验体会后有了文字上的描述。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
方》中,疮口外敷的有“傅”、“涂”、“封安”之法、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广现代膏药之先河到了周秦时期,贴敷疗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具体方法,虽无完整体系和专着出现,但其治疗思想已经形成,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随着中药外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晋、唐之后已出现贴敷疗法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运用研究。如把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大大提高了疗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不少穴位敷药疗法,并为人所熟知和广泛采用。
清代,可以说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着的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贴敷疗法成熟的标志。《急救广生集》在公元1805年问世,是第一部中医外治方面的专着。该书是程氏数十年精心类聚,参考400余种医书,集清以前历代外治疗法之大成,选粹嘉庆之前千余种外治方法。补录了239种疾症,共10卷,计收病症400余种,载方1500余首,该书详细记载了用贴敷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饮食忌宜”“戒色欲”等,并在卷3末附录了药用引节要、用药戒、制剂法等六篇,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鼻祖,时至今日仍为临床沿用、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尚先历时数十年,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着成举世闻名的《理瀹骈文》一书。其中把贴敷疗法治愈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并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为后世应用中药外敷法开拓了法门。
建国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的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大提高了贴敷疗法在临床应用上的实用价值。据近IO年来粗略统计发现,关于贴敷等中药外治的专着及文章约2000余篇,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对贴敷的外治疗效和推广应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由于贴敷疗法主要是运用中药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等的吸收发挥作用的,所以现代医学对吸收机制的认识也对提高外治疗法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贴敷疗法等中药外治方法注入新的活力由于贴敷疗法大多局限于广义上的外敷,故而人们在治疗器具新方法的研究中,主要从促进药物吸收和多种方法协同使用的角度着眼。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贴敷外治协同应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其中利用声、光、电、磁等原理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也普遍应用。此外,外治剂型不断涌现,建国后出现的中药硬膏剂,是对中医传统薄贴的发展,由橡胶及配合剂组成基质,再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如麝香虎骨膏,对肌肉劳损、扭挫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晕车船等有较高疗效。再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膏药,镇痛时间可达3~6小时。现代生活中,人们利用贴敷疗法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制造出药物背心、内衣、胸罩、腰带、护肩、护膝等药物保健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使用贴敷给药的特点

编辑

途径直接

一、途径直接,作用迅速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较强。

用药安全

二、用药安全,适应症广贴敷疗法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的药物,较其它给药途径用药较为安全,同时也增大了用药的范围,尤其是外用给药方法历经漫长岁月的临床验证,其方药组成已不计其数,其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和保健价值。

使用简便

三、使用简便,易于推广贴敷药物的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多用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经简单学习就可掌握要领,不需高、精、尖或特殊的医疗设备,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者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药源广泛

四、药源广泛,价廉效广贴敷疗法的药物取材多较简单,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包括葱、姜、蒜等随地取材,无需耗费过多金钱。且贴敷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着,在疾病的初期即自行解决。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副作用少

五、稳定可靠,副作用少。贴敷疗法是药物施于体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便于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独特疗法之一,因其适应治疗范围广泛且具内服或其他治疗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和特点,深受医患欢迎。随着目前国际上提倡的“自然疗法”和逐渐兴起的中医热,运用天然药物和传统疗法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这对贴敷等中药外治法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此种方法,历经千年而不衰,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存能人和可靠的疗效。我们深信,像贴敷疗法等我国中药外治法这些传统的医学宝贵财富会为人类的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并显示出无限广阔和美好的前景。